互联网+垃圾分类,绿色环保新思维
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城镇生活垃圾以每年5%至8%左右的速度递增,不少城市面临着“垃圾围城”的难题。而且,在这些垃圾中90%以上的可以利用废弃物,都因为分类等问题被填埋或焚烧掉。不论是从减轻垃圾处理压力的角度,还是从回收利用、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,垃圾分类都是十分必要的。
但是,现阶段我国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较弱,垃圾分类知识也不足,居民垃圾分类难度大。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居民垃圾分类这一“顽疾”迎刃而解呢?
那就是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”。
四川首家上门回收垃圾平台(垃圾处理网)上线 互联网+环保+垃圾分类新模式在四川亮相。
据了解,目前“互联网+(垃圾处理网)”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两大类:
第一类:社区居民在家将各种垃圾分类后,贴上统一分发的含有家庭注册信息的专属二维码,再分类投放到垃圾收集箱中。这时,居民微信公众号中会获得相应的积分,这些积分可以用于超市购物或者换取日常生活用品。
第二类:居民通过相关机构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预约上门回收服务,收集好的可回收垃圾交给回收人员,获得相应的积分或是其他奖励。由于提供服务的网站运营方或客户端自身情况各不相同,其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。
上述应用均为实名制注册,当垃圾出现错误分类时,工作人员可根据二维码或登记信息及时追溯到垃圾的“主人”,进行指导或督促。
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”的模式已经在全国多地展开试验,这种由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居民落实的新型垃圾分类模式,受到了普遍的欢迎。相信模式成熟后,将在国内推广。
在垃圾的回收与处理方面,四川也做出了实际努力。不仅积极响应周边街道乡镇“互联网+垃圾分类”试点的环保号召,还修建了新型垃圾中转站,为四川乃至全国的垃圾分类与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作为一座绿色环保的城市,(垃圾处理网)始终将绿色、生态、环保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。未来,(垃圾处理网)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,不断结合最新科技,打造一个更加美丽的绿色城市。
